中国哲学史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41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407

中国哲学史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CSSCI

影响因子 0.4086
本刊主要刊登国内外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其他有关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方面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主办单位:
中国哲学史学会
期刊荣誉: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哲学类核心期刊 
ISSN:
1005-0396
CN:
11-3042/B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100732
地址:
北京建内大街5号
出版文献量(篇)
141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407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李存山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3年4期
    页码:  5-13
    摘要: 由《中国哲学史》编写组集体编写、作为“马工程”重点教材之一的《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是集中国哲学史界许多学者共同参与撰写,又经多次讨论和修改而完成的新著.它...
  • 作者: 宋志明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3年4期
    页码:  14-18
    摘要: “中国哲学合法性”的提法不妥,乃是把两个了不相干的词硬拼凑在一起,于学理不通.质疑者用“合法性”一词,把草创者的贡献一笔勾销了,这是不公允的.质疑者“以中解中”或“中话中说”的诉求,没有可行...
  • 作者: 叶树勋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3年4期
    页码:  19-25
    摘要: 老子关于“德”的思考并没有停留在此前的政治语境或宗教意义,而是基于深邃的本根溯求意识,对“德”观念予以了开创性的改造.老子赋予“德”以宏阔的宇宙观意域,开启了“物德”观念的新思路;继而将“德...
  • 作者: 任蜜林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3年4期
    页码:  26-32
    摘要: 《五行》、《中庸》皆为子思所作.对于《中庸》,司马迁明确指出:“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史记·孔子世家》)司马迁的这种看法得到比较普遍的承认,如东汉郑玄说:“名日《中庸》者,……孔子...
  • 作者: 梁涛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3年4期
    页码:  33-40
    摘要: 《荀子·性恶》所引三处“孟子日”,应出自《孟子》外书,反映的是孟子后学“性善修习论”、“性善完成论”的思想,与孟子的“性善扩充论”有一定的差别.《性恶》乃针对《孟子》外书之《性善》篇而发,荀...
  • 作者: 高华平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3年4期
    页码:  41-49
    摘要: 杂家的根本思想特点,不在于它“兼”“采”了诸子百家之学,而在于它同时以儒家、道家或其它两种以上的学派为主导而整合先秦诸子百家之理路.先秦杂家应兴起于甘茂师事下蔡史举先生“学百家之术”,从一开...
  • 作者: 郑万耕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3年4期
    页码:  50-54
    摘要: 著名哲学史家、易学大师朱伯崑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人的理论思维水平,在同西方的哲学接触以前,主要是通过对《周易》的研究,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周易》的影响并不限于儒学的领域,其它系统的哲学也不...
  • 作者: 梅珍生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3年4期
    页码:  55-62
    摘要: 程颐所作的易学著作《程氏易传》只注解了《周易》经文和《彖》、《象》、《文言》三传的内容,对于《系辞》以下等传皆无所解,但这并不意味着程颐对于《系辞》不重视,相反,在《二程遗书》中,程颐与学生...
  • 作者: 章伟文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3年4期
    页码:  63-70,49
    摘要: 南宋杨万里的易学“引史”以“证经”,辟宋代易学发展之新路,于其中颇有历史哲学之精神.他认为《易》与“史”有着密切的关系:《易》确立起大中至正的形上之道,“史”则将此形上之道贯彻、落到实处;人...
  • 作者: 李记芬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3年4期
    页码:  71-78
    摘要: “复静”是刘敞经学哲学创新的重要表现之一.静是对性之本然状态的陈述,复静是刘敞反本、复性思想的进一步表达.在性情使役关系中,刘敞判定情恶的根源在于情之不使,而情本身是正的;刘敞以“得一”解释...
  • 作者: 刘丰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3年4期
    页码:  79-90
    摘要: 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讲到宋代礼学时说:“宋人尽反先儒,一切武断;改古人之事实,以就我之义理;变三代之典礼,以合今之制度;是皆未敢附和以为必然者也.”①刘师培《经学教科书》也认为宋代礼学“掊...
  • 作者: 康宇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3年4期
    页码:  91-98
    摘要: 受女真族封建统治的影响,金代经学的发展缺少系统性与规范性.与同期并存的宋代经学相比,其所取得的成就亦不可同日而语.但在赵秉文、王若虚、李纯甫等学者的努力下,金代经学在实践中仍具有一定的建树,...
  • 作者: 王锟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3年4期
    页码:  99-105
    摘要: 吕祖谦大唱经史实学,然又重视心性之学.他在“万物一体”宇宙观的基础上,主张世界“皆吾心之发见”从而挺立“心本论”,并强调“天机”和“良知良能”的能动性而高扬主体意识,进而“求心性于经史之间”...
  • 作者: 张世亮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3年4期
    页码:  106-112
    摘要: 方以智将“质测”与“通几”的方法论特点归约为“以费知隐,重玄一实”.所谓“以费知隐”,在方以智看来,即是由有形之“象”而推知无形之“理”的过程.同时,经由“心物交格”方法论原则的推阐,方以智...
  • 作者: 孙宝山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3年4期
    页码:  113-119
    摘要: 潘平格从体与用、本体与工夫等基本用语和理气心性论、工夫修养论等基本理论方面对整个理学都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批判,认为理学的这些用语和理论都是来源于佛道,而不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他的批判触及了...
  • 作者: 金香花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3年4期
    页码:  120-128
    摘要: 朝鲜儒者对“四端”和“七情”与“理”、“气”的关系问题的哲学论争,简称“四七之辩”.这一论争是整个朝鲜朝(1392年-1910年)时期最为重要的哲学论辩,几乎所有的重要哲学家都直接或间接参与...

中国哲学史基本信息

刊名 中国哲学史 主编 李存山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哲学史学会  主管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5-0396 CN 11-3042/B
邮编 100732 电子邮箱
电话 010-85195527 网址
地址 北京建内大街5号

中国哲学史评价信息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1.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哲学类核心期刊

中国哲学史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