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5942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51133

自然辩证法研究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CSSCICSTPCD

影响因子 0.5900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期刊。研究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方法论等理论问题,探讨当代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注重对最新国内外科学技术成果的哲学探索和对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基础理论的研究。辟有科技思想史、专题研究、读书与评书等栏目。读者对象为哲学、理论、管理、科技工作者和自然辩证法教师以及关注本领域的研究人员。
主办单位: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期刊荣誉: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哲学类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三次) 
ISSN:
1000-8934
CN:
11-1649/B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100045
地址: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
出版文献量(篇)
5942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51133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张虎
    发表期刊: 2021年3期
    页码:  123-128
    摘要: “新歇斯底里研究”从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揭示了人类对歇斯底里的认识历程,“体现了科学、性与哗众取宠的难以抵制的掺杂”.它过往的病因论暗含着子宫左右女性身心的观念,承担着规训她们生育角色的社...
  • 作者: 齐晓晨
    发表期刊: 2021年4期
    页码:  3-9
    摘要: 使真者理论是当代本体论讨论中的热门主题,但是传统上对使真关系的刻画面临相关性难题.为解决这一困难,许多哲学家试图用关涉性限制使真关系.这是使真者理论中最主流的路径之一,但它面临一个显著问题,...
  • 作者: 王增福 王玮
    发表期刊: 2021年4期
    页码:  10-16
    摘要: 真理同一论是麦克道尔知识论中的一个核心论题,主张命题与事实的同一、思想与世界的无间隙,由此可消除符合论的“复视”错误,进而为麦克道尔秉持直接实在论立场提供理论基础,为他解决心灵与世界之间的关...
  • 作者: 吴小安
    发表期刊: 2021年4期
    页码:  17-24
    摘要: 本文阐述了大卫·刘易斯关于因果方向的形而上学理论.刘易斯指出现实世界的一个特征:过度决定的不对称,而这个特征在他可能世界的框架中意味着奇迹的不对称.根据奇迹的不对称和他所给出的加权系统及反事...
  • 作者: 陈明益
    发表期刊: 2021年4期
    页码:  25-30
    摘要: 传统本质主义认为包括物种在内的生物类的本质是一种内在属性,对于类的成员身份是充分必要的.当代生物学哲学家之间的共识认为这种内在本质主义是错误的,生物类的本质应该是外在的关系或历史属性.戴维特...
  • 作者: 姚禹
    发表期刊: 2021年4期
    页码:  31-36
    摘要: 哈拉维提出的赛博格概念被认为是后人类的一种实现形式,但是哈拉维却否认自己是一个后人类主义者.后人类主义认为赛博格化就是人类转变为机器的过程,但是这种对人类的理解中隐含了一种人与动物的形而上学...
  • 作者: 张浩鹏 夏保华
    发表期刊: 2021年4期
    页码:  37-42
    摘要: 人工道德智能体自主程度越来越高,其引发伦理困境的实质是自主机器系统的“技术偏见”与人类伦理价值的冲突.当前人工道德智能体的建构依赖的特定技术模型或伦理理论并不完善.价值敏感性设计为人工道德智...
  • 作者: 王皓
    发表期刊: 2021年4期
    页码:  43-48
    摘要: 人类学的技术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的技术人类学,先后出现了物质功能论、象征意义论、社会系统论和整体过程论等理论派别.技术人类学具有研究对象多元化、研究方法实践化、技术知识语境...
  • 作者: 吴红 杜严勇
    发表期刊: 2021年4期
    页码:  49-54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为了更好地约束与规范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社会各界相继提出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伦理原则与伦理指南.总体来看,各种伦理原则的内容大致趋同,但...
  • 作者: 文成伟 李硕
    发表期刊: 2021年4期
    页码:  55-60
    摘要: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之“形式因”强调事物的形状、形态为事物的是其所是的观点,为人工智能的“艺术活动”提供了形而上的依据.人工智能的“艺术”行为在表现形态上显现出与人相似的“经验”性特征、类“意...
  • 作者: 朱恬骅
    发表期刊: 2021年4期
    页码:  61-66
    摘要: 20世纪50-60年代,控制论在接受过程中的戏剧性差异与变化,集中呈现了文化响应过程中的一般模式.法、苏文艺界报刊的相关材料表明,这种文化相应模式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以政治话语批判为代表的应激...
  • 作者: 陶应时 王国豫
    发表期刊: 2021年4期
    页码:  67-72
    摘要: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生命医学的核心要素,在生命组学、临床医学及生物样本库等领域应用广泛,给生命伦理研究带来了全新机遇与严峻挑战.大数据时代生命伦理研究的机遇表现为将生命伦理论域由“个体善”...
  • 作者: 征咪
    发表期刊: 2021年4期
    页码:  73-79
    摘要: 1692年,英国著名国教神学家理查德·本特利担任了波义耳讲座的首任主讲人.讲座中本特利继承基督教自然神学传统,针对信仰与理性这对持久存在的矛盾做出新的诠释.他以牛顿原理为代表的理性知识应用于...
  • 作者: 雷德鹏 李霞丽
    发表期刊: 2021年4期
    页码:  80-85
    摘要: 柯瓦雷是科学史研究的内史学派的奠基人.事实上,他的科学史学思想受到了其导师胡塞尔的现象学的深刻影响,并在科学史的本质认识和科学史学的基本方法两个层面显示了胡塞尔现象学科学史学理论与方法的鲜明...
  • 作者: 吴培熠 王大明
    发表期刊: 2021年4期
    页码:  86-92
    摘要: X射线(X-ray)于1896年传入中国之后,基于音译、意译、形译和字母词等方式产生的多种中文译名之所以长期并存和混用,是由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异的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传播和接收时,引起了不同的...
  • 作者: 王默 王鸿
    发表期刊: 2021年4期
    页码:  93-99
    摘要: 中国量子信息科学移植自欧美,在30余年的发展中迅速崛起,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量子信息科学家群体.文章以学术谱系为视角,分析了中国量子信息科学家的学术传承关系,从研究传统与精神传统两个方面对中...
  • 作者: 王少
    发表期刊: 2021年4期
    页码:  100-105
    摘要: 自然辩证法课是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选修课,各大高校的开课单位五花八门,师资队伍中缺少年轻血液,教师缺乏学科归属感.自然辩证法课面临学科定位不明、师资需求疲软、学科与课程之间存有矛盾和师资队伍青...
  • 作者: 霍雨佳
    发表期刊: 2021年4期
    页码:  106-111
    摘要: 贝叶斯推理是概率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但是在推理过程中会出现“先验概率忽视”和“证据质量忽视”的谬误,以往认为前者是由于人们在推理过程中采用了代表性启发式策略而产生的,而后者是由于缺乏相关的专...
  • 作者: 欧星洋
    发表期刊: 2021年4期
    页码:  112-117
    摘要: 多重可实现性一直以来都是当代还原论与非还原论争论的一个焦点.文章通过梳理出多重可实现论证和反多重可实现论证的框架,加以对实现关系的不同理解的分析,得到了多重可实现性的基本条件.按照这个条件,...
  • 作者: 成力杰
    发表期刊: 2021年4期
    页码:  118-123
    摘要: 模态问题研究至今共形成三种理论:世界理论借助“可能世界”和“可及关系”,将可能性和必然性转换到世界中的真;特性理论从事物的性质及事物间的关系入手来分析模态现象;随附理论通过构造反事实条件句,...
  • 作者: 王妍
    发表期刊: 2021年4期
    页码:  124-128
    摘要: 环境伦理突破传统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以其整体辩证的理论品性揭示了与人的本质联系,使环境伦理与人的辩证本性相互耦合,最终实现环境伦理对人的现实生命的关切.从人的辩证本性出发对环境伦理的内在结构进...
  • 作者: 柳海涛
    发表期刊: 2021年5期
    页码:  3-9
    摘要: 整体论中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可以从不可还原性和同一性两个维度解决.不可还原性回答了整体是否具有其特有的属性,同一性解释了单独个体与作为集体成员的个体之间的关系.从不可还原性看,集体意向是个体意...
  • 作者: 梅祥 何向东
    发表期刊: 2021年5期
    页码:  10-16
    摘要: 似真性不是物体的性质,是我们心中的观念.证据的似真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验分析带来的结果.在获得似真性证据和进行似真推理中,信念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将获得似真性证据和进行似真推理的过...
  • 作者: 王彦杰 顿新国
    发表期刊: 2021年5期
    页码:  17-22
    摘要: 想象能否作为知识获得途径的问题激起了广泛的讨论.沿着心灵哲学、语言哲学和认识论等领域,以格里高利为代表的哲学家认为,想象是极其自由的,以致于不能通过想象获得知识;艾米·金德和彼得·孔指出想象...
  • 作者: 幸小勤 马雷
    发表期刊: 2021年5期
    页码:  23-28
    摘要: 针对科学哲学上反还原论过于消极的批评,洛夫从科学问题的视角,基于生物学多学科研究考虑,提出一种非还原认识论.科学研究应被看作是围绕问题议程进行协调组织的活动;不同的问题议程有不同的解释充分性...
  • 作者: 刘永安
    发表期刊: 2021年5期
    页码:  29-35
    摘要: 在技术及其产物广泛深入地融入人类生活的当下,伦理道德问题日益呈现出系统性、结构化和分布式的态势,传统的伦理话语体系不断地受到冲击和挑战,妥善地解决人工技术实体的伦理地位问题已成为一种必然之需...
  • 作者: 谭泰成
    发表期刊: 2021年5期
    页码:  36-41
    摘要: 从技术物-设计视角来重构装置范式、焦点物及实践等范畴,不能完全把握伯格曼技术哲学的关键向度,其改革主张隐含了转变技术文化的政治和伦理诉求:通过对技术与民主的政治哲学批判,重提在自由民主中未被...
  • 作者: 喻岚
    发表期刊: 2021年5期
    页码:  42-47
    摘要: 在人-媒介-世界的三重结构中,后现象学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身体的适应性,但是对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互动性的重视不够,物质介入理论虽然解决了二元论的内外区分,但是其认知考古的立场可能面临无法解释数字媒...
  • 作者: 陈强强
    发表期刊: 2021年5期
    页码:  48-53
    摘要: 科学的社会研究的"三波"关于科学事实与价值的关系有不同认识."第一波"认为科学事实与价值无涉,可称之为"先验二分说"."第二波"认为实践中科学事实与价值不可分,可称之为"经验不可分说"."第...
  • 作者: 王萍萍
    发表期刊: 2021年5期
    页码:  54-59
    摘要: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可能获得主体意识的前景,人类需要思考人与机器人应以何种伦理关系相处.以先秦道家著作《老子》"善"论为视角,反思人类用名言系统来区分人与机器人的尊卑等级,提倡人类与机器人...

自然辩证法研究基本信息

刊名 自然辩证法研究 主编 殷瑞钰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0-8934 CN 11-1649/B
邮编 100045 电子邮箱 zrbzhfyj@sina.com
电话 010-62142487 68598475 网址
地址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

自然辩证法研究评价信息

期刊荣誉
1.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哲学类核心期刊
2. 核心期刊(三次)

自然辩证法研究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