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估常规体外短时受精失败后补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胚胎发育情况和临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ICSI治疗的1032个新鲜移植周期,其中687个ICSI周期因单纯男性因素不育行ICSI治疗为对照组;345个ICSI周期为常规体外受精(IVF)在短时受精完全失败后行早补救性ICSI为实验组.比较两组的胚胎发育情况和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实验组正常受精率(61.4%)显著低于对照组(77.2%),优质胚胎率(58.5%)显著高于对照组(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异常受精率(4.9%vs 4.8%)、卵裂率(98.6%vs 97.7%)、临床妊娠率(40.9%vs 43.8%)、胚胎种植率(25.5%vs28.6%)、流产率(18.1%vs 21.3%)、异位妊娠(1.4% vs 2.0%)和多胎分娩率(28.8%vs 2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分娩111例,获新生儿143名,对照组分娩231例,获新生儿295名(包括3名死产),两组新生儿早产率(13.5% vs 14.3%)、低出生体重(LBW)率(21.7% vs 20.1%)和出生缺陷率(2.1% vs 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IVF受精失败后,行早补救ICSI可明显提高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并获得满意的临床妊娠结局.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在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周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常规体外受精完全失败的306个周期,根据补救ICSI的时间不同分为6 ~8h补救ICSI组(A组)和18 ~ 20h补救ICSI组(B组),其中行新鲜胚胎移植且有胚胎冷冻的分别记为AⅠ组(n=108)和BⅠ组(n=51),随后行冻融胚胎移植的分别记为AⅡ组(n=74)和BⅡ组(n=46),观察各组的妊娠结局.结果:A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BⅡ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明显高于BⅠ组(32.61% vs 11.76%,15.08% vs 5.04%,P<0.05);AⅡ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较AⅠ组高(44.59% vs 34.26%,21.86% vs 19.40%),但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合理的补救时间是影响补救ICSI结局的关键因素,进一步的冻融胚胎移植可以改善补救ICSI治疗周期的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