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普通话有否定付词“没”或“无”,用如“他没去”,“一去无回”。从“理论”上说,还应该有肯定付词“有”,与之相对待。但是,普通话只能说“他去了”,用句末助词“了le”表示出现某种情况,而不能说“他有去”。“有去无回”、“有借有还”,这是例外。这种例外现象,正是源自古代的语法遗迹。 吾乡闽侯话既有否定付词[:m3] (无),又有肯定付词[ou] (有),构成肯定与否定相对待的关系。例如,“明旦伊有去无去北京?”“有去。” “现在汝有想无想这问题?”“有想。” “前蜀(一也)日我有讲无讲这话?”“有讲。”而且,这在整个闽方言区具有一致性。其他方言区也有这种现象。下面一组例子摘自陈章太、李如龙师的《论闽方言的一致性》(见《中国语言学报》第一期第65页):
推荐文章
周邦彦词作的结构艺术
周邦彦
结构艺术
层次
形容词作状语的研究
形容词
状语
语义特征
浅谈"肯定教育"
肯定教育
道德尊严
走向自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说“有”作肯定付词
来源期刊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闽方言 方言区 李如龙 前蜀 自陈 中国语言学 无回 古代汉语 动词性词组 属名
年,卷(期) 198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78
页数 2页 分类号 H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闽方言
方言区
李如龙
前蜀
自陈
中国语言学
无回
古代汉语
动词性词组
属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月刊
1673-2596
15-1341/C
16开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迎宾路1号
16-15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15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84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