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心理学的各种著述中,存在着对某些名词、术语使用、理解不一致的现象。这对专业工作者,特别是初学者带来不必要的困难。“个性”与“人格”两词,互相混用,各作各的解释,就是一个特出的例子。本文试就我国心理学界对“个性”与“人格”两词不同理解,加以分析,以求得到一致的理解。
推荐文章
浅议新教师人格魅力与学生个性发展
新教师
人格魅力
个性发展
孤独的概念辨析
孤独
独处
抑郁
疏离感
基于九型人格的个性化教育对泌尿外科护理带教效果的影响
九型人格
个性化教育
临床带教
泌尿外科
低段道德与法治辨析活动的教学策略
小学低段
道德与法治
辨析活动
教学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个性”与“人格”的辨析
来源期刊 朝阳师专学报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个性” 人格 心理学 工作者 初学者
年,卷(期) 198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B84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个性”
人格
心理学
工作者
初学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朝阳师专学报
季刊
辽宁省朝阳市凌河街四段219号
出版文献量(篇)
128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