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适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又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一、以中国的国情为出发点。提出了“走自己的路”的论断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采取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措施在不同的国家里当然会是不同的”。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际,毛泽东在论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曾经强调社会民主建设要适合中国的情况。邓小平进一步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必须“走自己的道路”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显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来的基本结论
推荐文章
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的语境比较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语境比较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与时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
历史发展
时代价值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视角浅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
来源期刊 学术评论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精神文明建设 解放生产力 上层建筑 “一国两制”
年,卷(期) 1994,(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4
页数 4页 分类号 G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建新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马克思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精神文明建设
解放生产力
上层建筑
“一国两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学术评论
双月刊
35-1313/C
16开
福州市柳河路18号
34-85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39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222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