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红薯的适时收获红薯收刨时间的早晚,对产量、加工利用和安全贮藏都有密切关系。红薯没有明显的成熟特征,只要条件适宜,就能继续生长。所以过早收刨,产量较低,过晚收刨,常受低温影响,不耐贮藏。红薯的适宜收刨期应在平均气温稳定在15℃时开始,在不低于10℃时收获结束。作为切片晒干的春红薯应在10月上、中旬收刨。如后茬赶种小麦,可适当再提早几天。留种或鲜贮的红薯,应在霜降前收刨入窑。为防止红薯病害传播,在收藏过程中要做到"四轻",即"轻刨、轻装、轻运、轻卸",尽量减少翻倒装卸次数。留作薯种的,在收获与入窑前必须认真精选,作到"五不要",即带病、破伤、受霜冻、受水浸、露头青的不要。有些地区习惯带薯拐捆把贮藏。这种办法搬运方便,但对经济利用薯窑和防病不利。
推荐文章
影响红薯贮藏保鲜的因素及其保鲜技术
红薯
贮藏技术
影响因素
无公害水稻的收获与贮藏
水稻
适时收割
含水量
贮藏
后熟期
结露
高水分短期贮藏
淀粉专用红薯不同收获期对产量的影响
红薯
收获期
产量
沿河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薯的收获与贮藏
来源期刊 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红薯 安全贮藏 加工利用 耐贮藏 经济利用 收获 成熟特征 收刨期 平均气温 产量
年,卷(期) 199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
页数 1页 分类号 S53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希烜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薯
安全贮藏
加工利用
耐贮藏
经济利用
收获
成熟特征
收刨期
平均气温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村农业农民
半月刊
1003-6261
41-1026/S
河南省郑州市政一街5号
36-50 36-150
出版文献量(篇)
1408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