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精神义盛中一个很重要的内核就是处事理情时具有一种和谐适度的精神,即“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做事时讲究“分寸”,把握“火候”,“无过无不及”,以期达到“恰似好处”。这种和谐稳固的粮神内涵,亦使得中华民族社会进程中长期保持一种稳固安定的社会状态。中华民族这种入文精神的构成,心理内蕴的建构无疑得益于中华儒学先哲孔老夫子的“中庸”思想的精辟阐释。关于孔子“中庸”思想.学术界历来分歧已久,为正确认识,评价和把握孔子“中庸”思想,似应从以下几方面探究:即孔子中康思想建构的时代背景;中庸思想的内涵;中庸思想的表现;中而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社会意识产生于社会存在,并由社会存
推荐文章
回归孔子思想,避免过仁虚谈
孔子
中庸
仁义
过犹不及
论《中庸》的致中和思想
中庸
致中和
方法论
价值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孔子“中庸”思想探析
来源期刊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中庸思想 孔子 “中庸”思想 思想探析 折中主义 辩证法思想 “无过无不及” 中庸之道 认识论 春秋时代
年,卷(期) hljnkszxb_199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9
页数 4页 分类号 S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庸思想
孔子
“中庸”思想
思想探析
折中主义
辩证法思想
“无过无不及”
中庸之道
认识论
春秋时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季刊
1009-2641
23-5009/G4
16开
黑龙江省阿城市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00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