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珞佳杉是在国内诗歌创作步入低谷时开始写诗的,那时写诗的人或辍笔或转向写散文,可他却爱上了诗,那执著的程度着实令我惊讶。几年过去了,当我有机会再次读到他发表在《芳草》等报刊上的许多新作时,发现他的诗已有了质的飞跃,逐渐走向成熟。他的诗读起来自然随意,似乎漫不经心,实则经过提炼。在写法上,他的诗有这样的显著特点:多让一种“精神”脱离开原本的躯壳,出入另一种事物的表象,并形成一种隐喻性功能,从而营造出诗化的氛围。如他在《归去来兮》中写道:“是一粒多
推荐文章
珞赛特临时冠桥材料的临床应用
DMG珞赛特
临时冠
边缘适合性
想象与诗歌解读
想象
诗歌
形象
意境
情感
温庭筠诗歌之绮丽探究
诗歌创作
诗歌风格
文学创作
艺术风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珞佳杉诗歌印象
来源期刊 写作:中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诗歌创作 性功能 诗化 隐喻性 表象 显著特点 写法 作时 精神家园 散文
年,卷(期) 199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1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07.2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邱飞廉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诗歌创作
性功能
诗化
隐喻性
表象
显著特点
写法
作时
精神家园
散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写作:中
月刊
1002-7343
42-1088/H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
38-395
出版文献量(篇)
1073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