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宗旨本论丛致力于建立中国的法哲学与法社会学的学术传统。具体上看,试图通过既有知识的再分析,可资利用资源的判明,本土研究对象的确定,中国问题与概念的提出,最终促进中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理论的产生乃至体系的形成。本论丛注重理论性、学科交叉性、方法论和国际性。二、形式与文字论丛以书籍形式(大32开、每期一个书号)不定期连续公开出版。每年1辑,每辑20万字左右,1998年已出版第一辑。
推荐文章
“内部工程社会学”与“外部工程社会学”--建构工程社会学体系的一种尝试
内部工程社会学
外部工程社会学
工程域
工程社区
农村征地制度的法社会学探析
法社会学
征地制度
农民
农村
植物社会学及其研究法--以嘎嘎拉山为例
植物社会学
ZM学派
嘎嘎拉山
群落
种群
科学知识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
科学知识社会学
历史背景
科学哲学
科学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征稿简章
来源期刊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交叉性 理论性 哲学 中国 社会学 论丛 形式
年,卷(期) 199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2-325
页数 4页 分类号 G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交叉性
理论性
哲学
中国
社会学
论丛
形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
年刊
16开
北京市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4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