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华北地块南部的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初期发育有多种类型的沉积盆地,其形成演化直接受控于秦岭造山带的主造山作用过程.泥盆纪-石炭纪是秦岭与华北地块的点接触碰撞时期,古秦岭洋和二郎坪弧后盆地同期逐步消亡,演化为陆壳基础上的残余海盆地及残余弧后盆地.二叠纪为面接触碰撞阶段,豫西小秦岭段首先隆升,成为向北的物源区.在商丹-北淮阳主缝合带及其弧后残余盆地消亡的同时,华北地块南部形成盆地,并成为旱二叠世华北陆表海的沉积中心.秦岭与华北地块全面碰撞发生于三叠纪,在造山变质变形广泛活动的背景下,华北地块则形成了统一的大型坳陷型盆地.
推荐文章
晚古生代-三叠纪南盘江海的构造古地理问题
晚古生代
三叠纪
南盘江海
古特提斯
构造古地理
中天山雅满苏一带三叠纪花岗岩时代讨论
三叠纪
侵入岩
岩石化学
锆石
同位素测年
三叠纪年代地层与生物复苏
古、中生代之交转折期
生物灭绝与复苏
年代地层
早三叠世
安徽巢湖
华北地台南缘(河南部分)震旦纪-早古生代盆地建造分析
震旦纪-早古生代
海平面变化
盆地建造
河南
华北地台南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华北地块南部晚古生代--三叠纪盆山耦合关系
来源期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盆地 造山带 盆山耦合关系 秦岭 华北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3
页数 7页 分类号 P534.4
字数 48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3850.2000.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世悦 石油大学资源系 19 960 15.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256)
二级引证文献  (185)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5(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2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7(2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8(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9(3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20(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盆地
造山带
盆山耦合关系
秦岭
华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季刊
1009-3850
51-1593/P
16开
四川成都一环路北三段2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