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刺吸电位技术(EPG)记录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在芥菜Sinapis alba不同部位上的取食行为,同时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分析芥菜相应部位的芥子油苷(glucosinolates)含量,据此分析芥子油苷在甘蓝蚜对寄主部位偏好行为中的作用.选择芥菜三个部位进行取食行为记录和化学分析,即新出完全叶(第7片)的叶片、叶柄,以及花茎.相对于其它两个部位,甘蓝蚜的口针在花茎上用较少的刺探次数和较短的时间到达韧皮部;一旦口针进入韧皮部持续吸食阶段,蚜虫在三个部位的取食行为没有太大的差异.只在花茎的表皮和皮层中测定到较高含量的白芥子苷(glucosinalbin).因此,本实验的结果证明,白芥子苷是甘蓝蚜寄主部位选择的关键信号化学物质或取食促进剂.
推荐文章
芥子油苷在植物-生物环境关系中的作用
芥子油苷
生物环境
植物防御
化感作用
环境对植物芥子油苷代谢的影响
芥子油苷
非生物环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芥子油苷在甘蓝蚜寄主部位选择行为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昆虫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芥子油苷 甘蓝蚜 寄主部位选择 高压液相色谱(HPLC) 刺吸电位(EPG)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7-304
页数 8页 分类号 Q149
字数 51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54-6296.2000.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阎凤鸣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6 538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78)
二级引证文献  (331)
1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8(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9(2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0(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1(4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2(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3(3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4(2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5(3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6(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7(5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8(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9(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芥子油苷
甘蓝蚜
寄主部位选择
高压液相色谱(HPLC)
刺吸电位(EPG)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昆虫学报
月刊
0454-6296
11-1832/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92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