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福建与广东两地福建棘隙吸虫生化特点. 方法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薄层等电聚焦电泳等进行比较分析虫体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和蛋白质.结果福建与广东两地虫株都有 5种LDH同工酶,其中LDH1、LDH4和LDH5的迁移率相同;蛋白质电泳都分离出 9条区带,其中有7条带的等电点相同.但在LDH2和LDH3的迁移率,蛋白质区带的相对含量,同工酶的总活力与比活力,以及A和B亚基的含量等存在差异.结论 LDH同工酶与蛋白质的某些差异,可归因为基因型相似条件下所出现两地虫株生化遗传上差异.
推荐文章
福建棘隙吸虫的蛋白质组分及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
福建棘隙吸虫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等电聚焦电泳
3株柔嫩艾美耳球虫安徽株的同工酶检测
柔嫩艾美耳球虫
同工酶
耐药性
检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福建棘隙吸虫广东株与福建株的LDH同工酶及蛋白质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福建棘隙吸虫 虫株 LDH同工酶 蛋白质
年,卷(期) 2000,(5)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73.2
字数 27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94.2000.05.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林祥 7 56 4.0 7.0
2 杨文川 厦门大学生物学系 26 172 9.0 12.0
3 许玉德 厦门大学生物学系 19 129 6.0 11.0
4 李友松 39 368 10.0 17.0
5 程由栽 1 2 1.0 1.0
6 林金祥 28 286 8.0 16.0
7 汪琦 厦门大学生物学系 5 21 2.0 4.0
8 石磊 厦门大学生物学系 18 159 9.0 12.0
9 杨佐河 4 22 3.0 4.0
10 余广兴 2 1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福建棘隙吸虫
虫株
LDH同工酶
蛋白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月刊
1002-2694
35-1284/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津泰路76号
34-4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84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