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1999年河南省40个小麦品种的品质测定结果,对河南省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河南省目前推广和新育成的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差异较大,其中变异较大的是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其次是沉降值、面粉质量评价值、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这些小麦品种中中筋粉品种占75%以上;强筋粉品种约占20%;弱筋粉品种不足5%.②强筋小麦品种豫麦34,47,14号,宛798,豫麦49号和弱筋品种豫麦50,60号等品种基本解决了高产与优质的矛盾,而且稳产性好、适应性广,适宜黄淮南片麦区广泛种植.③郑州9023、小偃54、漯育麦、陕优225、高优503等一年初步测定达强筋粉品种标准,洛旱2号达弱筋粉品种标准.④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特别是蛋白质含量、沉降值、面团的物理特性如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等受环境条件影响更大.
推荐文章
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系)品质性状分析
小麦
区域试验
品质育种
品质性状
河南省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河南省
小麦
品种
产量
河南省主导小麦品种根系性状的聚类分析
小麦
根系
形态数量性状
聚类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河南省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分析
来源期刊 华北农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河南省 小麦品种 品质性状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131
页数 6页 分类号 S512.103.3
字数 30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7091.2000.03.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云峰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36 323 9.0 17.0
2 赵虹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42 455 12.0 19.0
3 王西成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41 383 10.0 17.0
4 吕凤荣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23 508 12.0 2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108)
二级引证文献  (56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5(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6(31)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07(3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08(4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09(3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0(4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1(4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2(4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3(5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14(4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15(6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0)
2016(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17(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8(4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9(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20(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河南省
小麦品种
品质性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北农学报
双月刊
1000-7091
13-1101/S
大16开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18-1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7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8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