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阴影的生成在体现虚拟现实环境的真实感程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有生成阴影的算法普遍速度较慢,不能适应实时绘制的要求.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点光源的实时生成三维阴影的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基于在一个复杂的虚拟环境中,某一时段内只有少数多边形相对于光源发生形状的改变,从而导致相应阴影计算的改变,而大多数多边形相对于光源是静态的.这样就有可能针对静态物体与动态物体分别作不同的处理,使尽可能少的多边形参与阴影计算.方法是,先用Tiling方法对静态场景进行预处理,确定相关阴影多边形集合,然后用SVBSP(shadow volame BSP)树算法计算阴影.文中所有算法均用C++实现,运行于Intel Pentium Ⅱ 400微机平台,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推荐文章
基于二维矢量图形的阴影自动生成算法
内阴影
外阴影
二维动画
矢量图形
传统手绘
计算机辅助
大规模实例化场景的实时动态阴影生成算法
实例化场景
阴影生成算法
实时动态阴影
基于OpenMP的三维并行Delaunay网格生成算法及实现
三维网格生成
Delaunay算法
并行计算
OpenMP
基于三维参数随机L系统的虚拟植物生成算法
参数L系统
随机L系统
Ftenet标架
真实感
虚拟植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基于点光源的三维阴影的实时生成算法
来源期刊 软件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BSP树 SVBSP树 tiling 阴影生成 虚拟现实 真实感图形
年,卷(期) 200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5-790
页数 6页 分类号 TP391
字数 312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恩华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计算机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114 2335 25.0 44.0
5 刘列明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计算机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1 2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94)
198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9(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0(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BSP树
SVBSP树
tiling
阴影生成
虚拟现实
真实感图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软件学报
月刊
1000-9825
11-2560/TP
16开
北京8718信箱
82-367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20
总下载数(次)
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