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解决RT-PCR检测HCV RNA方法的重复性较差问题,使其成为常规实验室检测方法.方法采用亲合素生物素系统将HCV特异的核酸片段包被在微孔板上,利用特异核酸捕获样本中的HCV RNA然后进行逆转录和PCR扩增,从而建立了特异核酸捕获RT-PCR检测HCV RNA方法,并与酶消化法和抽提法进行比较,评价其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及抗污染能力.结果特异核酸捕获RT-PCR获得的电泳条带较为清晰,其特异性、敏感性与酶消化法、抽提法无显著差异,但重复性高于抽提法,抗污染能力显著高于酶消化法和抽提法.结论特异核酸捕获RT-PCR检测HCV RNA方法能有效去除非特异核酸和提高电泳条带清晰度,并具有极强的抗产物污染能力.因此,特异核酸捕获RT-PCR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明景.
推荐文章
RT-PCR对ELISA试剂检测抗-HCV灰带区血样的分析
抗-HCV
灰带区
RT-PCR
试剂检测
RT-PCR检测齿兰环斑病毒技术的建立
齿兰环斑病毒
RT-PCR
检测
水疱性口炎病毒荧光RT-PCR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水疱性口炎病毒
荧光RT-PCR
TCID50
鉴别检测
NDRV和MDRV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番鸭呼肠孤病毒
双重RT-PCR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特异核酸捕获RT-PCR技术建立及在HCV RNA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实验诊断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方法学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及论著摘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12.6+3
字数 20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4287.2000.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志良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科 23 291 7.0 17.0
2 姚集鲁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科 44 1159 17.0 33.0
3 陈青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科 10 52 5.0 7.0
4 彭晓谋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科 13 77 4.0 8.0
5 邓练贤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科 10 50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丙型肝炎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方法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验诊断学
月刊
1007-4287
22-1257/R
大16开
长春市仙台大街126号
12-172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40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65211
相关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研究团队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