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96年Mummenbrauer等发现野生型P53蛋白具有内在的依赖Mg2+的3′-5′核酸外切酶活性.本研究对一种缺陷型P53蛋白P53Δ37是否具有这种核酸外切酶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发现:P53Δ37蛋白同样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并随着蛋白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一磷酸鸟嘌呤对该外切酶活性没有抑制作用.哺乳动物细胞内有许多过程涉及到核酸外切酶功能,如DNA复制、DNA重组及DNA修复,因此,这一功能在DNA复制、重组和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荐文章
乳腺癌p16和p5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乳腺癌
p16蛋白
p53蛋白
免疫组化
MDMX与CK1α对p53抑癌蛋白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酪蛋白激酶1α
p53蛋白
MDMX
人类p53肿瘤蛋白的偏好性分析及其应用
p53肿瘤蛋白
mRNA序列
偏好性
同源性
同义密码子
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
QRSCU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53Δ37蛋白3′-5′核酸外切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P53Δ37蛋白 3′-5′核酸外切酶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
字数 23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73X.2000.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燕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18 462 11.0 18.0
2 黄岳顺 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 6 45 3.0 6.0
3 林凡 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研究室 1 0 0.0 0.0
4 李金照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3 12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53Δ37蛋白
3′-5′核酸外切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173X
51-1644/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62-72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5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