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37℃,I=0.15 mol/L NaCl),用pH电位滴定与计算机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镨(Ⅲ)、钆(Ⅲ)、铽(Ⅲ)、镱(Ⅲ)4种稀土离子和钙(Ⅱ)、锌(Ⅱ)离子在L-组氨酸、色氨酸三元体系中的化学形态.讨论了稀土(Ⅲ)、钙(Ⅱ)和锌(Ⅱ)的物种分布特点.
推荐文章
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L-组氨酸的研究
双水相萃取
L-组氨酸
聚乙二醇
萃取率
分配系数
以吲哚和DL-丝氨酸为底物固定化酶法合成L-色氨酸
L-色氨酸
大肠杆菌
色氨酸酶
固定化酶促合成
响应曲面法优化L-组氨酸锌螯合物的合成工艺
L-组氨酸
硝酸锌
螯合
响应曲面法
L-组氨酸和L-脯氨酸消旋动力学的研究
消旋动力学
L-组氨酸:L-脯氨酸
羧酸: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组氨酸和色氨酸三元体系中稀土(Ⅲ)、钙(Ⅱ)和锌(Ⅱ)的化学形态
来源期刊 分析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稀土 氨基酸 化学形态
年,卷(期) 200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8-11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O65
字数 17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3820.2000.09.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倪嘉缵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化学与物理开放实验室 47 633 14.0 24.0
2 韩景芬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化学与物理开放实验室 2 6 2.0 2.0
3 牛春吉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化学与物理开放实验室 11 122 4.0 11.0
4 杨魁跃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化学与物理开放实验室 7 38 4.0 6.0
5 卢兴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化学与物理开放实验室 2 5 1.0 2.0
6 王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化学与物理开放实验室 10 32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1)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稀土
氨基酸
化学形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化学
月刊
0253-3820
22-1125/O6
大16开
长春人民大街5625号
12-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3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123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