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实行创造性转变是高校学生工作走出困境的对策。这种转变的目的是 ,更有利于学生为国勤学 ,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 ,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 ,更有利于学生按照社会和自身的需要来塑造自己 ,更有利于高校获得更大的办学效益 ,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一 ,由专职育人到全员育人的转变。教师 ,特别是学识渊博、人格高尚的教师 ,在学生心目中享有较高威望。他们能否承担起“传道”的职责 ,已不是教师个人的私事 ,而是关系到全校德育工作全局和学生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大事。从仅仅依靠少数专兼职工作者到依靠广大教师的转变 ,不是形式上和战术上的转变 ,也不仅是高校学生工作能否形成合力和建立主渠道的转变 ,而是事关高校全局的战略性转变 ,各高等学校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二 ,从显性教育到隐性教育的转变。在今后的教育中 ,学生工作仍需坚持以“传道”为主的显性教育的有效手段 ,但更要加大隐性教育的力度。这是因为 :首先 ,当教师成为教育的主力军以后 ,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因素得到了挖掘 ,而课堂中的教育活动和教师“身教”本身就属于隐性教育的范畴。其次 ,高校的“两课”教学经过多年的建设 ,已成为高校德育正面教育的阵地 ,专职从事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