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丝束电极技术比较了SRB生物膜以及硫化物膜对Q235碳钢腐蚀过程的影响机制,采用电位、电流扫描技术测试了生物膜和FeS膜下的碳钢腐蚀不均匀性特征,发现由于膜的导电性致使表面电位扫描已不能作为膜下局部腐蚀的判据.动电位扫描表明无氧近中性溶液中,硫化物膜对碳钢具有一定保护作用.电化学阻抗谱显示,硫化物膜电容增加缓慢,其极化电阻Rp随时间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与硫化物膜相比,生物膜表现出极大的电容(104~105 μF/cm2),且膜电容随时间呈S型增加,而极化电阻Rp则呈指数下降,由此可知生物膜加速了腐蚀.
推荐文章
紫铜在海洋微生物作用下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紫铜
微生物腐蚀
电化学阻抗谱
海水
咸淡水
陕北盐渍土壤对X80管线钢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
X80管线钢
电化学腐蚀行为
盐渍土壤
腐蚀产物膜
2219铝合金及其焊接接头电化学腐蚀行为
2219铝合金
焊接接头
腐蚀性能
极化曲线
电化学阻抗谱
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电活性生物膜催化污染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生物电化学系统
生物膜
生物催化
降解
污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碳钢在生物膜和硫化物膜下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来源期刊 电化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生物膜 硫酸盐还原菌 碳钢 丝束电极 面电位/电流分布 电化学阻抗谱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3-179
页数 7页 分类号 TG174
字数 25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471.2001.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家燊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 95 1317 21.0 31.0
2 郭兴蓬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 98 1274 21.0 29.0
3 许立铭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 30 549 14.0 23.0
4 董泽华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 47 496 14.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膜
硫酸盐还原菌
碳钢
丝束电极
面电位/电流分布
电化学阻抗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化学
双月刊
1006-3471
35-1172/O6
大16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D信箱(化学楼)
34-6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63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