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改进的Phillips方法用L(+)-酒石酸、L(+)-谷氨酸及L(+)-天冬氨酸与邻苯二胺以盐酸盐形式在乙二醇中反应,合成了3种手性双苯并咪唑化合物(1R,2R)-二(2-苯并咪唑)乙二醇(HbbImed);(1S),3-二(2-苯并咪唑)-1-丙胺(bbImpa),(1S),2-二(2-苯并咪唑)乙胺(bbImea);反应产率比文献方法提高.还用KBH4分别测定了各手性化合物对苯乙酮和丁酮的不对称氢化反应性能.
推荐文章
烷基桥联双苯并咪唑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配合物
苯并咪唑盐
汞(Ⅱ)
π-π作用
氢键
4种氮杂双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改进
氮杂双环化合物
合成
缩合反应
合成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工艺改进
邻苯二胺磷酸盐
苯并咪唑
无溶剂合成
工艺改进
含咔唑、苯并咪唑环吡啶类共轭化合物的合成
咔唑
苯并咪唑
吡啶
碘代
Ullmann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手性双苯并咪唑化合物合成方法的改进
来源期刊 化学试剂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氨基酸 苯并咪唑 手性化合物 不对称氢化
年,卷(期) 2001,(6)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5-357
页数 3页 分类号 O626.23
字数 27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8-3283.2001.0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明杰 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 30 145 8.0 11.0
2 蔡桂梅 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 4 20 2.0 4.0
3 李靖 23 119 6.0 10.0
4 施秀芳 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 19 196 7.0 14.0
5 杨启超 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 3 17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氨基酸
苯并咪唑
手性化合物
不对称氢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试剂
月刊
0258-3283
11-2135/TQ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100006信箱-16分箱《化学试剂》编辑部
2-44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03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13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