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调查杂交和回交后代的结实率,评价小麦转基因系中位于B、D基因组上的Bar基因向联合山羊草转移的风险。B基因组含有Bar基因的Bobwhite 31系、D基因组含有Bar基因的Bobwhite 71系和联合山羊草作为亲本。采用不去雄、天然授粉,去雄、天然授粉和去雄、人工授粉3种授粉方式以鉴定不同授粉方式对Bar基因转移的影响;通过测定回交后代Bar基因抗性植株的比例对分别位于B基因组和D基因组中的Bar基因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去雄、天然授粉的条件下,结实率是非常低的,在本次试验中未得到种子。但是,在人工授粉条件下,可以获得杂种。基因位点在B基因组或在D基因组上,Bar基因的转移有很大差别。位于B基因组上Bar基因向联合山羊草转移比位于D基因组上的Bar基因更为困难。因为小麦基因组构成为AABBDD,联合山羊草为CCDD,它们有公共的D基因组,在配子形成时D基因组的染色体不会形成单价体而丢失。试验中,(71系×联合山羊草)×联合山羊草群体中Bar基因抗性植株比例较高,(31系×联合山羊草)×联合山羊草未检出抗性植株。因此,B或A基因组带Bar基因的转基因小麦可以用来控制杂草,以减轻抗性基因从转基因小麦中向联合山羊草转移的风险。
推荐文章
单芒山羊草染色体组优异基因发掘
单芒山羊草
抗病性鉴定
品质性状
基因挖掘
小麦D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及其应用展望
小麦
D基因组
框架图
应用
粗山羊草全基因组 Aux/IAA 基因家族的分离、染色体定位及序列分析
粗山羊草
生长素
Aux/IAA 基因家族
染色体定位
生物信息学
转基因小麦中的转基因向它的近缘杂草转移的可能途径
基因转移
小麦
杂草
四倍体
潜在风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麦转基因系中B、D基因组上的Bar基因转移至联合山羊草中的风险评价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风险评价 Bar基因 小麦 联合山羊草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与育种·土壤肥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1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Q789
字数 36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52X.2001.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毅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139 2078 27.0 3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风险评价
Bar基因
小麦
联合山羊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2-352X
34-1162/S
大16开
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8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05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