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恒电位沉积、循环状安等方法研究了在水溶液中电沉积稀土合金的可能性,首次在含有CeCl3的弱酸性NaH2PO2镀液中获得了不同铈含量的Ni-Ce-P合金镀层,XPS、AES、XRD和SEM等实验技术表征了镀层的组成和结构,极化电阻和腐蚀电位的测试数据表明此镀层与Ni-P无定形合金相比,具有更强的耐腐蚀能力,同时,讨论了沉积条件与镀层耐蚀性能的关系,结论是:镀层中铈含量越高,其耐腐蚀性能越好,此外还对Ni-Ce-P的共沉积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在所研究的电沉积条件下,Ni-Ce-P合金共沉积可以用“诱导共沉积理论”合理解释.
推荐文章
双向脉冲快速电沉积非晶态Ni-P/Al2O3复合镀层
双向脉冲
电沉积
复合镀层
非晶态结构
载体对非晶态Ni-B﹑Ni-P合金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非晶态催化剂
加氢活性
载体
热处理非晶态Ni-P合金镀层的晶化过程
Ni-P合金镀层
电沉积
晶化
显微硬度
非晶纳米Ni-P/PTFE合金镀层的晶化动力学及耐蚀性能
非晶纳米晶
Ni-P/PTFE合金
晶化动力学
耐蚀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晶态Ni_Ce_P合金的共沉积与耐蚀性能
来源期刊 电化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镍铈磷合金 非晶态 诱导共沉积 极化电阻 腐蚀电位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4-301
页数 8页 分类号 TQ152.1
字数 39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471.2001.03.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则善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 26 202 8.0 13.0
2 江琳才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 4 54 4.0 4.0
3 刘江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 5 33 2.0 5.0
4 蒋雄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 20 386 10.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16)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4(1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5(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7(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8(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镍铈磷合金
非晶态
诱导共沉积
极化电阻
腐蚀电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化学
双月刊
1006-3471
35-1172/O6
大16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D信箱(化学楼)
34-6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63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