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统的临床细菌检测依赖于血清学、生物化学、细菌形态学及培养的方法,前三者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后者费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细菌学的研究从传统的方法转变到用分子技术来鉴定细菌.原核生物小亚基RNA(16S ribosomal RNA,16S rRNA)是细菌核糖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序列比较分析发现16S rRNA中存在着高度保守和高度变异的序列,两者交替存在,而且16S rRNA在细菌中普遍存在,在进化中高度保守.16S rRNA基因的特征逐步成为鉴定细菌界、属、种的标准[1,2],并应用于临床细菌检测.现就利用16S rRNA基因特征进行临床细菌学检测作一综述.
推荐文章
16S rRNA基因检测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16S rRNA基因
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16S rRNA基因检测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16S rRNA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应用PCR技术扩增细菌16S rRNA快速诊断肝硬化SBP的分析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16S rRNA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腹水培养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古细菌群落16S rRNA基因的ARDRA分析
垃圾渗滤液
古细菌
16S rRNA基因
ARDR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6S rRNA基因检测在临床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医学新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9-192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儿科 142 890 16.0 23.0
2 向稚丹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儿科 12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季刊
宜昌市大学路8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