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复合PCR扩增,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技术首次对我围新疆哈萨克族(n=102)和锡拍族(n=110)群体进行D16S539、D7S820、D13S317三个STR位点的调查,建立了这两个民族群体遗传学数据库.经统计学检验,三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y平衡定律.结果显示,哈萨克族群体中观察到8、7、8种等位片段,24、20、23种基因型,杂合度为:0.8019-0.8259;而锡伯族群体中则观察到7、8、8种等位片段,22、20、21种基因型,杂合度为:0.88750.9286.此外,比较两个民族的多态性分布,发现在D7S820位点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两个位点均可见显著性差异P<0.05).三个STR位点在两个民族中的综合检验对于民族起源、变迁和民族识别以及民族间亲缘关系研究提供了较高的价值.
推荐文章
中国新疆锡伯族3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短串联重复
聚合酶链反应
电泳
遗传学研究
河南部分人群D16S539、D7S820、D13S317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析
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新疆哈萨克族群体三个STR位点遗传多态性
STR
PCR
群体遗传学
哈萨克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疆哈萨克族、锡伯族人群D16S539、D7S820和D13S317位点多态性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PCR STR 哈萨克族 锡伯族
年,卷(期) 2001,(6) 所属期刊栏目 分子、生化遗传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3,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94
字数 24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9534.2001.06.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生斌 6 80 4.0 6.0
2 黄辰 3 25 2.0 3.0
3 宋土生 3 25 2.0 3.0
4 袁育康 6 25 2.0 5.0
5 许健 石河子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2 1 1.0 1.0
6 陈玲 石河子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CR
STR
哈萨克族
锡伯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月刊
1006-9534
11-3743/R
大16开
北京市100039信箱651分箱
80-41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43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081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