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认为,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人的犹太观经历了一个由片面肤浅到全面深入的逐步演进过程,又与中国自身的内部剧变,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加强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总体而言,中国人对反犹主义是强烈反对的,而对锡安主义则持同情态度。中国从无自发的土生土长的反犹主义,其主要原因为:(1)反犹主义源于基淑教传统中根深蒂固的宗教偏见,这点在中国不存在;(2)中国历代王朝都在异族人不干预中国内部政治的前提下倡导“中外一体”,对导教异族之长处采取兼融并蓄的政策;(3)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都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中犹两大古老文化有着许多相同之处,这使反犹主义难以在中国人中产生影响;(4)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与犹太人民一样深爱民族压迫和法西斯蹂躏之苦。
推荐文章
浅析俗语中的中国人价值观
俗语
中国人
价值观
中国人的"天下观"
天下观
华夷体系
世界制度
略论近代以来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演变
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虚拟中国人Ⅰ号"的动脉灌注
虚拟中国人
VCH
动脉灌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论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犹太观
来源期刊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中国人 犹太观 近代 反犹主义 锡安主义 中华民族 法西斯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1-188
页数 8页 分类号 C955.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光 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研究所 49 185 9.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人
犹太观
近代
反犹主义
锡安主义
中华民族
法西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季刊
1009-2226
31-1107/F
16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19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