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代谢型谷氨酸受体部分激动剂/拮抗剂 L-(+)-2-氨基-3-磷酸基丙酸(L-AP3)脑内注射引起 的神经毒性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大鼠尾状 核内微量注射药物后,观察动物意识状态和活动情 况,测定脑组织含水量、Na+、K+、Ca2+含量及血 脑屏障(BBB)通透性变化,并进行组织学研究。 结果:L-AP3 600 nmol脑内注射后动物出现嗜睡,并 引起脑组织含水量、Na+和Ca2+含量增加,K+含量 减少,同时BBB通透性增加P<0.01,L-AP360 nmol未产生上述变化。电镜检查发现L-AP3引起 星形胶质细胞高度肿胀,神经元变性坏死。D- (+)-2-氨基-3-磷酸基丙酸和L-(+)2-氨基-4-磷酸 丁酸不能模拟L-AP3引起的变化,DL-2-氨基-5-磷 酸基戊酸可以减轻L-AP3的作用,(±)-α-甲基-(4- 羧基苯基)甘氨酸不能减轻L-AP3的作用。结论: 脑内注射高剂量的L-AP3引起神经毒性作用,以血 管源性脑水肿、神经元损伤及脑组织高Ca2+含量为 特征,此作用是立体构型特异的,可能与磷脂酶C 激活有关,部分通过NMDA受体介导。
推荐文章
二(2-乙基己基)磷酸萃取L-色氨酸
质子转移反应
离子交换反应
L-色氨酸
分配系数
3-乙酰硫基-2-甲基丙酰基-L-脯氨酸制备工艺的改进
3-乙酰硫基-2-甲基丙酰基-L-脯氨酸
制备工艺
L-抗坏血酸-2-磷酸-6-棕榈酸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L-抗坏血酸-2-磷酸-6-棕榈酸酯
棕榈酰氯
L-抗坏血酸-2-磷酸酯
合成
钌钯双金属催化剂催化L-氨基丙酸加氢特性
催化剂
活性炭
RuPd双金属
加氢
L-氨基丙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尾状核内注射高剂量L-(+)-2-氨基-<em>3</em>-磷酸基丙酸的神经毒性
来源期刊 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L-(+)-2-氨基-3-磷酸基丙酸 代谢型谷氨 酸受体 脑水肿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
年,卷(期) 200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6-56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6
字数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异临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病理生理室 79 454 12.0 16.0
2 袁芳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病理生理室 27 279 7.0 16.0
3 曲宝清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病理生理室 29 102 5.0 8.0
4 罗麟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病理生理室 26 210 8.0 14.0
5 王天佑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病理生理室 10 59 4.0 7.0
6 徐利新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病理生理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2-氨基-3-磷酸基丙酸
代谢型谷氨 酸受体
脑水肿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
月刊
1671-4083
31-1347/R
大16开
上海市太原路294号
4-295
198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441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22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