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溶血素是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简称ET)的重要致病因子.用鸟枪法从ET-12菌的染色体中克隆到1株含有溶血活性的克隆子,经测定其序列的大小为4264bp,和已报道的ET两种溶血素基因无同源性,其中开放阅读框3(ORF3)424bp序列和伤寒沙门氏菌溶血调控基因(slyA)序列有68%同源性.含有完整的ORF3的亚克隆子有溶血性,而卡那霉素基因插入ORF3内的酶切位点,其转化子无溶血性.斑点杂交和Southern blot证实,该基因片段来源于供体菌ET-12,而且也存在于其他ET菌染色体上,但这些ET菌表型不一定溶血.含有溶血相关基因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简称E.coli) JM109、E.coli LE392有溶血现象.含有溶血相关基因重组质粒的ET菌,不一定有溶血现象.该基因不是溶血素结构基因,而是溶血相关基因.
推荐文章
迟缓爱德华氏菌溶血相关基因的克隆
溶血素基因
迟缓爱德华菌
克隆
迟缓爱德华菌溶血特性
迟缓爱德华菌
溶血素
溶血特征
圈养虎迟缓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华南虎
迟缓爱德华氏菌
鉴定
系统发育分析
药物敏感试验
迟缓爱德华氏菌新的溶血活化基因功能的研究
溶血活化基因
迟缓爱德华菌
杂交
Vero细胞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迟缓爱德华菌溶血相关基因的测序和初步的功能分析
来源期刊 遗传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溶血相关基因 迟缓爱德华菌 测序
年,卷(期) 20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2-1167
页数 6页 分类号 Q324
字数 400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守一 江苏理工大学生物环境工程学院 27 812 13.0 27.0
2 陆承平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387 5495 37.0 51.0
3 高大庆 镇江医学院微生物学免疫学教研室 10 68 6.0 8.0
4 阚飙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微生物研究所基因室 12 78 5.0 8.0
5 刘延清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微生物研究所基因室 16 72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8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溶血相关基因
迟缓爱德华菌
测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遗传学报
月刊
1673-8527
11-5450/R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2号,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eng
出版文献量(篇)
244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80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