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翻译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原作之隐形"或"译作之不忠"现象一直是中国译界研究的敏感区域.本文作者试图以勒菲弗尔的"三要素"论来分析这一隐形现象存在的必然性,从文化的角度阐述了隐形与译者地位、隐形与翻译学科建设以及隐形与翻译评介的关系.
推荐文章
浅谈PS教师的隐形备课和后隐形备课
隐形备课
后隐形备课
备学生
备教师
论《伤寒论》“在表之阳”
《伤寒论》
“在表之阳”
“在表之阴”
“在里之阳”
“在里之阴”
张仲景
P-集合与隐形图像生成-还原
P-集合
P-隐形图像
生成-还原定理
P-图像隐形度
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原作之隐形
来源期刊 中国翻译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隐形 诗学 意识形态 赞助人 翻译文学 关系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翻译理论与技巧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1
页数 5页 分类号 I04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柳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32 295 10.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隐形
诗学
意识形态
赞助人
翻译文学
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翻译
双月刊
1000-873X
11-1354/H
16开
北京阜外百万庄大街24号
2-47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66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049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