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合成和提纯了单壁碳纳米管(SWCNTs).使用水溶胶体,SWCNTs被组装在钨(W)针尖上,它可以用作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针尖,得到高定向石墨(HOPG)和金(Au)膜表面的原子分辨像.用场发射显微镜(FEM)研究了SWCNTs的场发射特性,得到了原子分辨的场发射图,与计算的(9,9)扶手椅型的SWCNT结构相一致.研究了SWCNTs的电学特性,观察到了负阻特性.
推荐文章
碳纳米管原子力显微镜针尖的制作研究
碳纳米管
原子力显微镜
针尖长度
纳米尺度
碳纳米管针尖制造的关键技术研究
碳纳米管
针尖制造
长度优化
原子力显微镜
运用功能化修饰的碳纳米管针尖测量配体-受体的作用力
原子力显微镜
碳纳米管
单分子力谱
粘滞力
浅谈单壁碳纳米管与多壁碳纳米管的差异
单壁碳纳米管
多壁碳纳米管
差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TM碳纳米管针尖的研究
来源期刊 电子显微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针尖 场发射显微镜(FEM) 负阻特性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5-560
页数 6页 分类号 TB383|TN16
字数 27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6281.2001.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耿民 北京大学电子学系 26 189 8.0 13.0
2 张兆祥 北京大学电子学系 26 156 7.0 11.0
3 薛增泉 北京大学电子学系 66 466 11.0 19.0
4 吴锦雷 北京大学电子学系 48 341 12.0 16.0
5 刘惟敏 北京大学电子学系 40 283 8.0 15.0
6 施祖进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27 590 8.0 24.0
7 张浩 北京大学电子学系 40 197 9.0 12.0
8 赵兴钰 北京大学电子学系 28 187 7.0 13.0
9 彭练矛 北京大学电子学系 22 71 4.0 7.0
10 吴全德 北京大学电子学系 21 79 5.0 8.0
11 侯士敏 北京大学电子学系 42 265 8.0 15.0
12 顾镇南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47 888 11.0 29.0
13 孙建平 北京大学电子学系 12 59 4.0 7.0
14 杜民 北京大学电子学系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纳米管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针尖
场发射显微镜(FEM)
负阻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显微学报
双月刊
1000-6281
11-2295/TN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北二条13号(北京2724信箱)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2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022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