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一个准确易行的诊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实验室指标.方法建立了以BCL2酵母人工染色体克隆yA153A6、以及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IgH)噬菌体克隆H24为探针的双标记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以在间期核中检测BCL2原癌基因易位.结果在滤泡性淋巴瘤细胞系SU-DHL-6细胞中,BCL2和IgH的杂交信号呈非随机分布,与一个BCL2等位基因易位到14号染色体IgH基因之上相对应,一个BCL2和一个IgH杂交信号始终紧密相连.而在正常淋巴细胞中,这两种基因的杂交信号至少保持1/10核直径的距离.结论该方法客观明了,准确易行,不受标本中分裂相数量和质量的限制,可望成为临床诊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常规手段.
推荐文章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多发性骨髓瘤13号染色体长臂缺失和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易位
多发性骨髓瘤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13号染色体
免疫球蛋白重链
疗效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赤潮异弯藻
赤潮异弯藻
遗传探针
荧光原位杂交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亚历山大藻
亚历山大藻
rDNA序列分析
分子探针
荧光原位杂交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扩增
原位杂交,荧光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乳头状瘤病毒
hTERC基因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间期核双标记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BCL2原癌基因易位
来源期刊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BCL2原癌基因 染色体异位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荧光原位杂交
年,卷(期) 2001,(6)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2-47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26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1003-9406.2001.06.01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BCL2原癌基因
染色体异位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荧光原位杂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月刊
1003-9406
51-1374/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3段17号
62-16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32
总下载数(次)
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