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世纪90年代新兴起的酵母双杂交系统,应用有效的酵母遗传学方法,快速、直接分析已知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能寻找、分离新的与已知蛋白相互作用的配体发现新基因.在此基础上,相继出现了反向双杂交系统、三杂交系统等多种新技术,为探索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核酸作用的奥秘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推荐文章
酵母双杂交体系的原理及研究进展
酵母双杂交系统
DNA结合结构域
转录激活结构域
酵母交配
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进展
酵母双杂交
蛋白质相互作用
进展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GbVWR互作蛋白
黄萎病
海岛棉
酵母双杂交
互作蛋白
筛选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研究进展
蛋白质间相互作用
酵母双杂交系统
三杂交系统
单杂交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生物学通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酵母双杂交 蛋白质 相互作用 信号传导
年,卷(期) 20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生命科学进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
页数 2页 分类号 Q94
字数 35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006-3193.2001.1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志文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系 67 496 14.0 20.0
2 林桂亭 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4 57 2.0 4.0
3 娄鸿飞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系 1 3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27)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1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6(2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2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9(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酵母双杂交
蛋白质
相互作用
信号传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学通报
月刊
0006-3193
11-2042/Q
16开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
2-506
195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47
总下载数(次)
53
总被引数(次)
348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