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致橡树》是舒婷的代表作。现作为新诗中的朦胧诗选入中学课本。这首诗选取的意象非常新鲜:橡树、木棉。对于这两个意象怎样理解呢?在课本中的预习提示中对此有解释:“这首诗对橡树男性阳刚气概的赞美和对木棉树女性柔韧气质的刻画,都显示了作者的特有的风格。”这里说木棉象征女性的柔韧气质,恐怕不准确。
推荐文章
诗歌创作中的女性意识--析舒婷《致橡树》
男权文化
女性意识
独立人格
诗歌创作中的女性意识--析舒婷《致橡树》
男权文化
女性意识
独立人格
木棉纤维拉伸性能的测试
木棉纤维
断裂强度
断裂伸长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致橡树》中的木棉
来源期刊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木棉树 女性形象 橡树 意象 朦胧诗 象征 预习提示 气质 代表作 舒婷
年,卷(期) 2001,(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5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34.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木棉树
女性形象
橡树
意象
朦胧诗
象征
预习提示
气质
代表作
舒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语文
旬刊
1000-419X
42-1021/G4
16开
湖北武昌区湖北大学文学院
38-48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8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29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