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求肾与其俞募穴之间的神经联系通路.方法:应用荧光双标记法进行研究.结果:"肾俞"-肾组、"京门"-肾组、"肾俞"-"京门"组分别在T13~L3、T12~L2、T13~L1脊神经节内出现双标细胞.结论:①脊神经节中存在可双重支配肾和体表的神经元,不仅使牵涉痛的机制得到进一步的解释,而且揭示了针刺穴位的感觉冲动是通过分支的传入轴突影响到内脏的功能和感觉或对某些脏器的活动产生影响.②为临床应用肾俞募穴治疗肾病提供了形态学理论根据.③进而揭示中医经络学中气街可能的现代生物学本质.
推荐文章
心俞募穴与心脏特异性联系通路的荧光双标法研究
俞募穴与脏腑联系
荧光双标法
脊神经节
胃俞募穴与胃特异性联系通路的荧光双标法研究
显微镜检查,荧光
穴,胃俞
穴,中脘
气街
神经节,脊
间接法和捕捉法检测特异性IgM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的比较
乙型病毒性肝炎
肾综合征出血热
间接ELISA
捕捉ELISA
IgM
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与特异性IgG分析
慢性荨麻疹
特异性IgE
特异性IgG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肾俞募穴与肾特异性联系通路的荧光双标法研究
来源期刊 针刺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脊神经节 "肾俞""京门"肾 荧光素双标记法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8-25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24
字数 36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607.2002.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重点实验室 226 2692 27.0 42.0
2 项晓人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重点实验室 55 874 17.0 28.0
3 郭长青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160 1954 26.0 36.0
4 谷世喆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56 772 15.0 26.0
5 衣华强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12 300 7.0 12.0
6 童晨光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4 164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16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2(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4(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5(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6(2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8(2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9(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脊神经节
"肾俞""京门"肾
荧光素双标记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针刺研究
月刊
1000-0607
11-2274/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82-171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7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45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