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求胃与其俞募穴之间的神经联系通路.方法应用荧光双标记法进行研究.结果胃俞-胃组、中脘-胃组、胃俞-中脘组分别在T9-T13、T8-T12、T9-T12脊神经节内出现双标细胞.结论脊神经节中存在可双重支配胃和体表的神经元.实验表明了针刺穴位的感觉冲动是通过分支的传人轴突影响到内脏的功能和感觉或对某些脏器的活动产生影响;进而揭示中医经络学中气街可能的现代生物学本质,并为临床应用胃俞募穴治疗胃病提供了形态学理论根据.
推荐文章
心俞募穴与心脏特异性联系通路的荧光双标法研究
俞募穴与脏腑联系
荧光双标法
脊神经节
肾俞募穴与肾特异性联系通路的荧光双标法研究
脊神经节
"肾俞""京门"肾
荧光素双标记法
间接法和捕捉法检测特异性IgM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的比较
乙型病毒性肝炎
肾综合征出血热
间接ELISA
捕捉ELISA
IgM
裙带菜PSⅠ复合物的荧光特异性
裙带菜,PSⅠ复合物,730 nm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胃俞募穴与胃特异性联系通路的荧光双标法研究
来源期刊 上海针灸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显微镜检查,荧光 穴,胃俞 穴,中脘 气街 神经节,脊
年,卷(期) 2003,(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3
字数 39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957.2003.05.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26 2692 27.0 42.0
2 项晓人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55 874 17.0 28.0
3 郭长青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160 1954 26.0 36.0
4 谷世喆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56 772 15.0 26.0
5 衣华强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12 300 7.0 12.0
6 童晨光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4 164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121)
二级引证文献  (157)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1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1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5(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6(1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2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3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显微镜检查,荧光
穴,胃俞
穴,中脘
气街
神经节,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针灸杂志
月刊
1005-0957
31-1317/R
大16开
上海市宛平南路650号
4-360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5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58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