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鲍德里亚持有鲜明的后现代媒介文化观,他认为媒介从根本上瓦解了现代社会和现代主体,塑造了超现实的仿真文化。具体而言,他坚持技术决定论立场,同时又运用内爆和即时传播、符号、仿真、超现实等概念来解读媒介文化,从而消解或颠覆了传播的主体,最终走向虚无主义和宿命论。鲍氏的后现代媒介理论为当今方兴未艾的网络传播提供了有利的分析框架。本文从鲍氏的主体观与网络传播的角度切入,以窥见其包罗万象的思想。
推荐文章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现实思考——以蚂蚁花呗为例
消费社会
消费媒介
信用
互联网消费
符号
英语新课改任务型教学中坚持学生主体观初探
英语新课改
任务型教学
学生主体观
探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鲍德里亚的主体观与网络传播
来源期刊 新闻与传播评论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鲍德里亚 主体性 网络传播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54
页数 9页 分类号 G20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葛丰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7 93 4.0 7.0
2 伍支晴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鲍德里亚
主体性
网络传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
年刊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1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