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抗坏血酸对兔肌乳酸脱氢酶(LDHm)活性的影响及其动力学机制.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追踪酶反应,用Lineweaver-Burk作图法分析动力学机制.结果在pH7.0、25℃、101.3kPa条件下求出LDHm的KmNADH为2.25×10-5mol/L、KmPyr为1.55×10-4mol/L、VmaxNADH为0.114 A340/min、VmaxPyr为0.107 A340/min.在酶反应体系中,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对LDHm均具有可逆抑制作用,并存在量效关系.随抗坏血酸浓度增加,表观KmNADH、表观VmaxNADH均逐渐减小,而表观KmNADH/ VmaxNADH不变;表观KmPyr逐渐增大,而表观VmaxPyr不变.结论抗坏血酸相对于NADH为 LDHm的反竞争抑制剂,相对于丙酮酸为LDHm的竞争性抑制剂;抗坏血酸结合于E-NADH二元复合物从而降低了酶活性.
推荐文章
六氰合铁(Ⅲ)氧化抗坏血酸反应动力学研究
六氰合铁(Ⅲ)酸钾
抗坏血酸
氧化
动力学
乳酸脱氢酶的分离纯化及其催化合成苯乳酸的研究进展
乳酸脱氢酶
乳酸菌
苯乳酸
苯丙酮酸
分离纯化
老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乳酸脱氢酶水平研究
H型高血压
老老年
同型半胱氨酸
乳酸脱氢酶
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变化和左旋精氨酸的保护作用
药理学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脏
乳酸脱氢酶
左旋精氨酸
氧自由基
一氧化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坏血酸对兔肌乳酸脱氢酶抑制作用的动力学研究
来源期刊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抗坏血酸 乳酸脱氢酶 抑制作用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8
页数 4页 分类号 Q564
字数 27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905.2002.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歌德 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10 127 6.0 10.0
2 范业鹏 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4 9 2.0 2.0
3 王淑娟 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5 22 3.0 4.0
4 刘秀萍 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10 88 6.0 9.0
5 姜玉梅 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5 57 3.0 5.0
6 张丽姝 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坏血酸
乳酸脱氢酶
抑制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905
23-1159/R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14-101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2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