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和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 Pang et Chen(膜翅目:赤眼蜂科)核内可转录第二间隔区(简称:ITS2)的克隆、测序,并获取和分析了GenBank中已登录的同源序列,然后设计了松毛虫赤眼蜂的特异引物以用于该蜂的分子鉴定和检测.经过反复筛选发现:采用鉴定引物通过PCR扩增不仅可以区分多头样品、单头样品(雌蜂或雄峰),而且可鉴定幼期虫态和卵,这用传统方法是无法办到的.该鉴定技术比基于形态学鉴定方法优越之处在于:它不需要专家的介入就能高通量地鉴定单个或残缺、痕量的样品.由该方法衍变成的分子检测技术用来鉴定了从中国大陆不同地域和寄主上采集到的12个样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赤眼蜂田间分子监测和实验室拟寄生行为研究.
推荐文章
稻螟赤眼蜂rDNA特异引物设计及诊断引物在赤眼蜂分子鉴定中的应用
松毛虫赤眼蜂
玉米螟赤眼蜂
螟黄赤眼蜂
二化螟
分子鉴定
ITS2
诊断引物应用于我国三种重要赤眼蜂分子鉴定的研究
松毛虫赤眼蜂
螟黄赤眼蜂
玉米螟赤眼蜂
诊断引物
分子鉴定
rDNA-ITS2
赤眼蜂分子鉴定技术研究
赤眼蜂属
尤氏赤眼蜂属
rDNA-ITS2
分子鉴定
分子系统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诊断引物的赤眼蜂鉴定和检测技术
来源期刊 中国昆虫科学(英文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松毛虫赤眼蜂 玉米螟赤眼蜂 ITS2-rDNA 分子鉴定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6
页数 8页 分类号 Q96
字数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佐锐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 156 3679 34.0 52.0
2 李正西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 21 300 11.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松毛虫赤眼蜂
玉米螟赤眼蜂
ITS2-rDNA
分子鉴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昆虫科学(英文版)
双月刊
1672-9609
11-3386/Q
北京北辰西路1号院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40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7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