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研究将伪狂犬病病毒Bartha株基因组与含有LacZ标志基因的TK基因转移质粒pUEKPZ共转染猪肾传代细胞PK-15,细胞出现病变后,反复冻融3次收毒,按1∶5稀释接种于IBRS-2细胞.在X-gal存在下挑取蓝斑,蓝斑筛选3次,再进行空斑试验,同时用PCR扩增LacZ基因,经3次空斑纯化,随机挑取的空斑均能扩增出LacZ基因,证实所获得的重组病毒为伪狂犬病病毒Bartha株TK-/LacZ+突变株.TCID50试验表明,TK失活对Bartha株在细胞上增殖无影响;Balb/C小鼠试验表明,该突变株对Balb/C小鼠的安全性明显高于Bartha亲本毒株.
推荐文章
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TK-/LacZ+突变株的构建
伪狂犬病病毒
鄂A株
TK-/LacZ+突变株
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gG-/LacZ+突变株的构建
伪狂犬病病毒
鄂A株
gG-/LacZ+突变株
广西猪伪狂犬病病毒GXA株的分离鉴定
伪狂犬病病毒
分离鉴定
猪伪狂犬病病毒流行毒株gE/gI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猪伪狂犬病病毒
流行毒株
基因缺失
同源重组
生物学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伪狂犬病病毒Bartha株TK-/LacZ+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畜牧兽医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Bartha株 TK-/LacZ+突变株 生物学特性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4-307
页数 4页 分类号 S852.65+|S855.3
字数 32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366-6964.2002.03.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焕春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331 4866 36.0 53.0
2 何启盖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170 2510 25.0 42.0
3 方六荣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75 818 15.0 24.0
4 周复春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10 317 8.0 10.0
5 刘正飞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40 892 15.0 2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伪狂犬病病毒
Bartha株
TK-/LacZ+突变株
生物学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畜牧兽医学报
月刊
0366-6964
11-1985/S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82-453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0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628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