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现实生活中以资抵债的情况大体分为两种:一是企业为了取得生产经营用的周转资金,以资产抵押向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借款而到期后无力偿还的;二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购销活动属于赊销行为,债务在合同到期之日不能履行债务的。按国家现行税法规定,不同的资产偿还债务有营业税、增值税、土地增值税等相关税种的纳税义务。征税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纳税人借以资抵债的名义,行偷逃税收之事。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凡是有以资抵债现象的,一律征收税款的做法未必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实中,个别纳税人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债务在有能力偿还的情况下,却不积极主动履行义务,而债权人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也只能认可,否则将成为死账,对于这种以资抵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以资抵债”纳税应区别对待
来源期刊 辽宁财税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企业 以资抵债现象 税收征管 纳税人 税收优惠政策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
页数 1页 分类号 F810.4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霄羽 7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企业
以资抵债现象
税收征管
纳税人
税收优惠政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辽宁财税
月刊
1007-2675
21-1221/F
16开
沈阳市南京北街103号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1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2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