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大麦花药培养反应迟钝型、敏感型基因型为供试材料,测定了穗中部小花中小孢子发育处于单核期的麦穗(单核穗)、二核期的麦的穗(二核穗)、20℃下离体发育至二核期麦穗(20℃穗)中花药内源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氨基酸含量以二核穗的最高,20℃穗的其次,单核穗的最低.但是,皆远低于3℃处理25d的含量.据此推测:小孢子发育进程和离体并非导致大量游离氨基酸形成的主要原因.离体培养20d,迟钝型花药的内源氨基酸含量比敏感型的低.观察了经处理后花药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3℃低温处理25d导致花药药壁、药隔组织发生解体,敏感型材料的解体程度比迟钝型的小.推测药壁组织的适度解体有利于小孢子的存活和发育.
推荐文章
不同根温处理对番茄叶片显微结构的影响
夏季高温
温室番茄
根温
叶片
显微结构
高温胁迫对水稻花粉粒性状及花药显微结构的影响
高温胁迫
水稻
花粉粒性状
花药显微结构
不同发育阶段猪苓菌核显微结构和成分含量的比较
猪苓
菌核
显微结构
多糖
麦角甾醇
花鲈头肾的显微结构和超显微结构
花鲈
头肾
显微结构
超显微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处理对大麦花药内源氨基酸含量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上海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麦 花药 游离氨基酸 显微结构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生物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3
页数 6页 分类号 S512.3|Q813.1|Q943.1|Q944.6
字数 41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924.2002.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陆瑞菊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65 626 14.0 23.0
2 黄剑华 59 568 13.0 22.0
4 孙月芳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29 553 14.0 23.0
5 周润梅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29 490 13.0 21.0
6 王亦菲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46 560 13.0 22.0
7 张伟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测试中心 6 12 2.0 3.0
10 刘兆良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测试中心 2 2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麦
花药
游离氨基酸
显微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农业学报
双月刊
1000-3924
31-1405/S
大16开
上海市金齐路1000号
4-52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0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34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