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中国食用菌       
摘要:
本文报道了台湾樟芝(Antradia comphora)液体深层培养过程中,六种不同碳素营养源组成的合成液体培养基,对樟芝菌球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樟芝对六种碳源均可利用,其中以麦芽糖利用效果最佳,菌球数量及菌丝体干重均居首位,菌球数量是对照的3.55倍,菌丝体干重比对照高出1.73倍,樟芝对乳糖的利用较差,菌球数量虽比CK仅少25个/100mL,但菌体干重相差较大,每100mL相差256.9mg.对樟芝发酵液pH测定情况看来,不同碳源组成的培养基终止pH表现不同,以麦芽糖、葡萄糖、果糖、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终止pH为4.5~5.0左右.甘露醇为碳源的培养基终止发酵pH为3.5~4.0,而乳糖则为5.5以上.试验表明,樟芝菌丝生长极其缓慢,在液体深层培养过程中,若培养基配方不合理,菌球就不生长,本文筛选了适合樟芝深层培养的碳素营养源,为樟芝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樟芝对氮素营养源利用的研究
樟芝
深层培养
氮源
菌丝
深层发酵樟芝营养成分的测定
樟芝
氨基酸
脂肪酸
微量元素
麦角甾醇
总三萜
樟芝的药用保健价值及开发应用(综述)
樟芝
药用真菌
化学成分
药用价值
开发应用
樟芝菌丝体的固体培养特性研究
樟芝
菌丝体
固体培养
生长条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台湾樟芝对碳素营养源利用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用菌 学科
关键词 樟芝 碳素营养源 菌球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发酵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3
页数 3页 分类号 S64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310.2002.05.02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4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1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1(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2(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樟芝
碳素营养源
菌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用菌
月刊
1003-8310
53-1054/Q
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8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21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