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4年前,被称之为纯文学期刊的《北京文学》却突然介入基础教育,该刊1997年第10期一下子编发了三篇文章,对当时的中学语文教育提出了尖锐而猛烈的批评,随之引发了全国性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引人注目的是,在这场大讨论中除了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研究工作者以外,还活跃着一大批学界名流,如学者钱理群、王富仁,作家莫言,诗人邹静之等。应该肯定,这场大讨论对推动语文教育的改革是功不可没的。
推荐文章
从功利走向审美--谈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基本格局和走向
文学批评形态
功利性文学批评
审美性文学批评
爱,从走下讲台开始
滋润
勇气
亲密无间
长度
深度
宽度
让教师走下讲台,将学生推上讲台
快乐课堂
动态小组
课改推进
角色转变
从赏识走向成功
赏识
真心
技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批评走向建设——《新讲台》简评
来源期刊 教师之友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讲台 中学语文教育 简评 语文教学研究 语文教师 基础教育 期刊 北京文学 纯文学 莫言
年,卷(期) jszyb_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33.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讲台
中学语文教育
简评
语文教学研究
语文教师
基础教育
期刊
北京文学
纯文学
莫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师之友
月刊
1006-4060
51-1060/G4
成都市红瓦寺街共和村8号
出版文献量(篇)
1665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