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表面粗糙度是表征光学元件表面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使得人们不断致力于改进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技术,以提高其测量精度.然而很多实验表明,在对超光滑表面粗糙度进行测量时,对于同一个表面,不同类型的表面轮廓仪通常会给出不同的结果,这使得测量结果之间的可比性成为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运用线性系统理论方法,分析了表面轮廓仪的带宽对表面粗糙度测量的影响,并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方法计算了表面粗糙度测量值随表面轮廓仪带宽的变化.结果表明,表面轮廓仪的带宽对表面粗糙度测量有着重要影响,轮廓仪的带宽越宽,则给出的测量值越大,也越接近真实值.因此对两种不同类型的轮廓仪测得的结果一般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除非两者具有相同的带宽.
推荐文章
关于光学表面微观轮廓粗糙度标准的探讨
超光滑光学表面
亚纳米
表面粗糙度
计量标准
基体表面粗糙度对涂层表面形貌影响的数值模拟
熔滴
Matlab
基体表面粗糙度
层片
表面形貌
沉积过程
便携式表面粗糙度测试仪设计
单片机
光纤传感器
表面粗糙度
翼型表面粗糙度对结冰的影响分析
粗糙度
对流换热
粗糙微元
冰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表面轮廓仪传递函数对超光滑表面粗糙度测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光学精密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光洁度测量 超光滑表面 传递函数 线性系统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测试技术及设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H741.3
字数 27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4-924X.2002.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波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167 1116 17.0 24.0
2 巩岩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72 423 13.0 17.0
3 向阳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45 394 12.0 18.0
4 曹健林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37 328 10.0 17.0
5 徐长山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 13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52)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洁度测量
超光滑表面
传递函数
线性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学精密工程
月刊
1004-924X
22-1198/TH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12-166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7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98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