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在兔耳创面愈合前后使用IFN-γ对瘢痕形成的影响并检测瘢痕组织中PTK活性的变化,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方法:在兔耳腹侧伤口愈合前(A组)和后(C组)以及连续使用IFN-γ(B组),观察瘢痕形成情况并测定正常兔耳皮肤、创面上皮化时(12-14天)及其后3天、7天、14天和21天时瘢痕组织中PTK活性变化.结果:A、B和C组瘢痕组织中PTK活性变化规律与对照侧相同:上皮化后活性均逐渐升高,和正常皮肤组织比较(P<0.001),21天时基本恢复正常皮肤的水平;各组的处理侧在3天和7天时以及A、B组上皮化时PTK活性高于对照侧(P<0.05).IFN-γ能抑制瘢痕增生,以A组和B组作用最强(P<0.05).结论:创伤愈合后瘢痕组织中PTK活性升高提示PTK介导的信号可能参与瘢痕改建过程.不同时期使用IFN-γ能进一步活化PTK并显著抑制瘢痕增生意味着IFN-γ的抑制作用可能经活化PTK介导.
推荐文章
Elesclomol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的作用
Elesclomol
增生性瘢痕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胶原蛋白
兔耳
IFN-γ对兔盆腔术中照射后直肠组织TGF-β1 mRNA含量的影响
术中照射
干扰素-γ
转化生长因子-β
放射性直肠损伤
牛IFN-α、IFN-β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IFN-α
IFN-β
荧光定量PCR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IFN-γ抑制兔耳创面瘢痕形成中PTK活性变化
来源期刊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信号转导 创伤愈合 瘢痕 蛋白酪氨酸激酶 IFN-γ
年,卷(期) 2002,(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4-5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19+.6
字数 28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455.2002.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武三卯 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 17 234 7.0 15.0
2 刘凯 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 6 25 3.0 5.0
3 张选奋 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 6 46 4.0 6.0
4 骆志诚 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 1 7 1.0 1.0
5 魏玉萍 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 1 7 1.0 1.0
6 王洪生 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 5 30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9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信号转导
创伤愈合
瘢痕
蛋白酪氨酸激酶
IFN-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美容医学
月刊
1008-6455
61-1347/R
大16开
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科技大厦12层(西安市188号信箱)
52-27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754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791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