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以GST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SZ39(ScFv)-PE40,为抗胶质瘤重组免疫毒素的下游研究与开发准备一条可供选择的途径.方法将已构建的SZ39(ScFv)-PE40基因克隆入大肠杆菌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5X-1中,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以IPTG诱导表达.结果 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质量为95 000 u左右,与融合蛋白GST-SZ39(ScFv)-PE40的分子质量理论推算值相符;Western blot证实在相应的分子质量处出现特异性显色印迹;凝胶灰度扫描显示其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5%.结论重组免疫毒素SZ39(ScFv)-PE40也可以与GST融合表达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
推荐文章
抗柔嫩艾美耳球虫ScFv-PE40重组毒素的活性测定
抗柔嫩艾美耳球虫
重组免疫毒素
活性测定
重组免疫毒素GnRH-PTD-PE39KDEL的构建及表达
蛋白质转导域
人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
绿脓杆菌外毒素A衍生物
免疫毒素
抗B7-H4-scFv/PE38KDEL重组免疫毒素的表达和功能性检测
B7-H4
单链抗体
绿脓杆菌外毒素PE38KDEL
重组免疫毒素
靶向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胶质瘤重组免疫毒素SZ39(ScFv)-PE40的GST融合表达
来源期刊 免疫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重组 免疫毒素 融合蛋白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免疫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6-35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9.41
字数 24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861.2002.05.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爱东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脑肿瘤研究室 70 388 12.0 15.0
2 黄强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脑肿瘤研究室 207 1479 19.0 27.0
3 罗良生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脑肿瘤研究室 5 1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重组
免疫毒素
融合蛋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免疫学杂志
月刊
1000-8861
51-1332/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
78-3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52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2792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