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水稻秸秆品质进行遗传改良,选育出稻谷产量与推广品种相当、稻草品质优异的谷秆两用稻品种201.15N示踪表明,20l能够把15N尿素有效地转化为稻草蛋白(稻草15N回收率比CK高104.3%);该稻草蛋白能有效地转化为菇体蛋白(菇体15N回收率比CK高21.7%).201优质稻草栽培草生食用菌,可提高菇产量和粗蛋白含量:每公顷土地生产的7 500kg稻草可增草菇797.2kg、菇蛋白67.9kg;或增姬松茸675.0kg、菇蛋白80.0kg.该优质稻草粉可替代等量麦麸栽培木生食用菌(菇产量和粗蛋白含量与麦麸组没有显著性差异).栽培毛木耳、黑木耳、真姬菇、香菇、猴头菇时,稻草粉可替代占培养料总量20%的麦麸,栽培茶薪菇和金针菇时分别为8%和7,5%.
推荐文章
谷秆两用稻草粉替代麦麸栽培珍稀食用菌
秀珍菇
金福菇
茶薪菇
真姬菇
谷秆两用水稻
谷秆两用稻草栽培食用菌研究
谷秆两用稻草
粗蛋白质
15N示踪
姬松茸
蘑菇
草菇
谷秆两用稻优质稻草饲养动物的研究
水稻
秸秆
品质改良
饲养动物
IPT基因遗传转化谷秆两用稻的研究
谷秆两用稻
农杆菌
IPT
遗传转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谷秆两用稻优质稻草栽培食用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稻 稻草 品质改良 食用菌
年,卷(期) 2002,(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79-1285
页数 7页 分类号 S646
字数 68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78-1752.2002.10.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金贵 193 2701 27.0 42.0
2 谢宝贵 186 1536 20.0 28.0
3 陈君琛 4 16 2.0 4.0
4 郑开斌 2 9 1.0 2.0
5 杨菁 1 9 1.0 1.0
6 叶新福 1 9 1.0 1.0
7 黄勤楼 1 9 1.0 1.0
8 陈炳焕 1 9 1.0 1.0
9 涂改临 1 9 1.0 1.0
10 陈旺瑞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63)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
稻草
品质改良
食用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