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材料工程       
摘要:
用3D-C/SiC和重结晶SiC陶瓷材料在光辐射热震试验机上进行了两种温度落差(AT=600 ℃,800 ℃)和不同应力的热震试验.3D-C/SiC用弹性模量和电阻表征的热震损伤曲线有相似的规律,即都大致由三阶段构成,首先是损伤急剧增加阶段,紧接着是损伤缓慢增加阶段,最后为损伤短暂的急剧增加阶段.个别电阻表征的热震损伤曲线仅在初始阶段损伤有下降现象.3D-C/SiC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明显优于重结晶SiC陶瓷材料;三种界面层的3D-C/SiC中,以热解碳沉积时间为20h获得的界面层复合材料热震寿命最长.
推荐文章
薄界面3D C/SiC复合材料的热震损伤机制
热震
C/SiC复合材料
热应力
3D-C/SiC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研究
3D-C/SiC
断裂韧性
阻力曲线
3D-C/SiC复合材料拉伸蠕变损伤和蠕变机理
蠕变损伤机理
3D-C/SiC
纤维束交叉处
模量
损伤表征
高温热曝露对3D-C/SiC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
3D-C/SiC
热曝露
损伤
弯曲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3D-C/SiC复合材料热震损伤行为
来源期刊 材料工程 学科
关键词 热震 3D-C/SiC 重结晶SiC 损伤 弹性模量
年,卷(期) 2003,(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8
页数 3页 分类号 TB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381.2003.1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乔生儒 107 852 15.0 21.0
2 任伟华 1 6 1.0 1.0
3 敖强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震
3D-C/SiC
重结晶SiC
损伤
弹性模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工程
月刊
1001-4381
11-1800/TB
大16开
北京81信箱-44分箱
1956-05-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558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70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