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科诨是我国古典戏曲构建喜剧性情境的一种重要手段.李渔在他的戏曲小说中对科诨的广泛应用并不是无意识的,而是他的一种自觉的美学追求.他在<闲情偶寄·词曲部>中就专列"科诨"一节,从理论上阐述了科诨的重要性,论述了科诨与观众接受的密切关系;认为科诨是刻画喜剧形象的重要手段,科诨要为塑造喜剧形象服务;一方面科诨要贵自然,注重娱乐性,另一方面又要注重科诨的教育作用;科诨语言要个性化、通俗化,但同时要"戒淫亵"、"忌俗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还应把李渔所讲的"词采"、"宾白"和"科诨"联系起来理解,这样就可系统掌握李渔对科诨语言的要求.李渔的科诨理论是对元明戏曲科诨创作经验的全面总结,是自身创作和演出的经验之谈.
推荐文章
李渔戏曲理论中的大众情怀
李渔
闲情偶寄
大众情怀
接受理论
论李渔的诗
李渔
篇首诗
咏园林诗
咏剧诗
咏生活俗事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李渔的科诨理论及其在戏曲史上的地位
来源期刊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李渔 <闲情偶寄> 科诨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0
页数 5页 分类号 I207.37=49
字数 695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李渔
<闲情偶寄>
科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季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3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8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