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论文以高效液相色谱 (HPLC) 内标法为定量手段,研究了单诺沙星经静注、口服两种途径给药后在雏鸡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以菌落计数法测定了单诺沙星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球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 静注和内服给药后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分别符合无吸收因素二室开放式模型和一级吸收一室开放式模型.静注给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0.3313 h、t1/2β5.9940 h、Vd7.5246 L/kg、AUC 5.6916μg/(mL*h)、CLB0.8935/(kg*h).内服给药后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Ka 0.3029 h、 t1/2K 6.5128 h、tmax1.2100 h、 Cmax0.5159 μg/mL 、AUC 5.1329 μg/(mL*h),生物利用度为90.18%.抗菌后效应(PAE)结果如下,浓度分别为0.5 MIC、2 MIC、4. MIC的单诺沙星对大肠杆菌的PAE测定值分别为(0.6464±0.0294) h,(1.2077±0.0284) h,(1.6529±0.0496) h,对金葡球菌的PAE测定值分别为(0.5660±0.0075) h ,(1.1746±0.0057) h,(1.4913±0.0257) h .
推荐文章
肌注马波沙星在犊黄牛体内的药动学及半体内抗菌后效应研究
马波沙星
犊黄牛
药代动力学
多杀性巴氏杆菌
抗菌后效应
乳酸恩诺沙星对温和气单胞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
温和气单胞菌
乳酸恩诺沙星
生长曲线
杀菌曲线
抗菌后效应
单诺沙星在健康与支原体-大肠杆菌合并感染鸡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单诺沙星
鸡败血支原体
大肠杆菌
药动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诺沙星在雏鸡体内的药动学及其抗菌后效应研究
来源期刊 动物医学进展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单诺沙星 雏鸡 药动学 抗菌后效应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110
页数 3页 分类号 S859.776|S852.35
字数 25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5038.2003.01.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佟恒敏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72 715 15.0 22.0
2 刘芳萍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53 329 10.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单诺沙星
雏鸡
药动学
抗菌后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物医学进展
月刊
1007-5038
61-1306/S
大16开
陕西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52-6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31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6446
论文1v1指导